一、影响身体健康。
1、大部分零食营养成分较低,几乎不含蛋白质、脂肪和维生素等成分(不信,请看零食包装上的说明)。
2、大部分含有色素、添加剂等有害物质,长期食用导致脸上长痘长斑,甚至致癌。零食中糖分较多,经常吃零食会导致肥胖。
3、零食口味偏辣、咸等,长期食用破坏人的味觉和嗅觉。
4、经常吃零食,影响一日三餐,形成不良饮食习惯。
5、经常吃零食,牙齿缝中塞满残渣,会导致各种牙病、口臭等,还使肠胃不断分泌消化液,容易患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病。
6、一些零食卫生不达标,往往导致食物中毒、呕吐、泄肚等。
二、影响学习,使学习效率下降。主要表现在课堂上走神,经常想着吃零食,课后买什么零食。下课吃零食,不去复习或预习功课。有时外出买零食还会上课迟到。
三、随地抛扔零食包装纸(盒)、棒冰棍等,污染环境,增加打扫同学的劳动负担。
四、贪吃零食,往往滋生安逸享乐和懒惰的思想,容易消减人的意志。
五、经常吃零食,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。
六、由于请客不当,还会导致同学纠纷。
矫正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:
一、 晓之以理
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,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不要吃零食,讲清吃零食对人体健康发育的危害,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。在全班学生教育的基础上,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,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学生谈话。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,然后提出具体要求,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,不能吃零食。过几天后,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,发现有进步,应及时表扬;反之,要给以适当的批评,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。三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。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,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。
二、定时饮食
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,饭前不可给孩子吃零食,以免影响食欲。孩子吃好了正餐,也就不再想吃零食了。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,让孩子按时进餐,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,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。每当接近吃饭时,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,产生条件反射,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,胃也按时蠕动,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,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。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,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,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、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。
三、调剂饭菜
为了增进食欲,使孩子好好吃饭,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,变换花样,烹调时使色、香、味俱全,再取个好听的菜名。
四、防止偏食
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,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,防止偏食。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,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。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。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,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,那么,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。
五、控制零花钱
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,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,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,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。因此,教师要教育学生,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,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,这样就能使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,不该吃得不吃,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吃零食。